ag真人国际【表单模板】最全隐患整改对应依据标准表单

      |      2025-02-28 06:49:10

  ag真人国际【表单模板】最全隐患整改对应依据标准表单接地线应采取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的措施。接地线在与公路、铁路或管道等交叉及其他可能使接地线遭受损伤处,均应用铜管或角钢等加以保护;接地线在穿过已有建(构)筑物处,应加装铜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套,有化学腐蚀的部位还应采取防腐措施;接地线在穿过新建构筑物处,可绕过基础或在其下方穿过,

  配电室的门、窗关闭应密合;与室外相通的洞、通风孔应设防止鼠、蛇类等小动物进入网罩,其 防护等级不宜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GB4208 规定的 IP3X 级。直接与室外露天相 通的通风孔尚应采取防止雨、雪飘入的措施。(五防:火水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 4.3.4配电室内的电缆沟,应采取防水盒排水措施。配电室的地面宜高出本层地面 50mm 或设置防水门槛。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 一 2005 6.1.9配电室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杂物。

  用电产品应该在规定的使用寿命期内使用,超过使用寿命期限的应及时报废或更换,必要时按照相关规定延长使用寿命。

  6 应避免腐蚀或污染物存在的场所对布线 应避免有植物和(或)霉菌衍生存在的场所对布线 应避免有动物的情况对布线系统带来的损害。

  标称电压超过交流方均根植 25V 容易被触及的裸带电体,应设置遮栏或外护物。其防护等级不应 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GB4208 规定的IP××B 级或IP2×级。为更换灯头、插座或熔断器之类部件,或为实现设备的正常功能所需的开孔, 在采取了下列两项措施后除外:1 2 设置防止人、畜意外触及带电部分的防护措施;在可能触及带电部分的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 7.2.1当导线垂直敷设时,距离地面低于 1.8m 段的导线,应用导管保护导线与接地导体及不发热的管道紧贴交叉 时,应用绝缘管保护,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应 用钢管保护。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 7.6.8无铠装的电缆在屋内明敷,除明敷在电气专用房间外, 水平敷设时,与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 2.5m;垂直敷设时,与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 1.8m;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防止电缆机械损伤的措施。

  收规范》GB 50303-2011 6.1.9.3照明箱(盘)内,分别设置零线(N)和保护地线(PE 线)汇流排,零线和保护地线.

  弧焊设备外露的带电部分必须设置完好的保护,以防 人员或金属物体(如:货车、起重机吊钩等)与之相接

  在含有易燃、易爆或腐蚀性气体及潮湿等特殊环境中使用一般电动工具;《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 3883 . 1 一 2008 8 . 12.1.1

  警告!阅读所有警告和所有说明。不遵照以下警告和 说明会导致电击、着火或严重伤害。保存所有警告和 说明书以备查阅。在所有下列的警告中术语“电动工 具”指市电驱动有线电动工具或电池驱动无线电动工 具。

  1.保持工作场地清洁和明亮。混乱和黑暗的场地会引发事故。2.不要在易爆环境.如有易燃液体、气体或粉尘的环境下操作电动工具,电动工具产生的火花会点燃粉尘或气体.3.让儿童和旁观者离开后操作电动工具.注意力不集中会使操作者失去对工具的控制。b 电气安全

  1.电动工具插头必须与插座相配。绝不能以任何方式改装插头。需接地的电动工具不能使用任何转换捅头。 未经改装的插头和相配的插座将减少电击危险。2.避免接触接地表面,如管道、散热片和冰箱。如果你身体接地会增加电击危险。3.不得将电动工具暴露在雨中或潮湿环境巾。水进人电动工具将增加电击危险。4.不得滥用电线。绝不能用电线搬运.拉动电动工具或拔出其插头。使电线远离热源、油、锐边或运动部件.受损或缠绕的软线.当在户外使用电动工具时,使用适合户外使用的外接软线。 适合户外使用的软线.如果在潮湿环境F 操作电动工具是不可避免的,应使用刺余电流动作保护器R1D。使用RCD 可减小电击危险。

  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操作时,必须选用II 类或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的III 类手持式电动工具。金属外壳II 类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时,必须符合本规范第

  插头与插座应按规定正确接线,插座的保护接地极在 任何情况下都应单独与保护接地线可靠连接,不得在

  对于单相两孔插,面对插座的右孔或上孔应与相线连, 左孔或下孔应与中性导体(N)连接;对于单相三孔插, 面对插座的右孔应与相线连,左孔应与中性导体(N) 连接。 2 单相三孔、三相四孔及三相五孔插座的保护接地导体(PE)应接在上孔;插座的保护接地导体端子不得与中性导 体端子连接;同一场所的三相插座,其

  库房内不准设置移动式照明灯具。照明灯具下方不准堆放物品,其垂直下方与储存物品水平间距离不得小 于零点五米。

  1 属于工类的移动式电气设备及手持式电动工具;2 生产用的电气设备;3 施工工地的电气机械设备;4 安装在户外的电气装置;5 临时用电的电气设备;6 机关、学校、宾馆、饭店、企事业单位和住宅等除壁挂式空调 电源插座外的其他电源插座或插座回路;7 游泳池、喷水池、浴池的电气设备;8 安装在水中的供电线 医院中可能直接接触的电气医用设备;10 其

  使静电荷尽快地消散 在静电危险场所,所有属于静电导体的物体必须接地。对金属物体应采用金属导体 与大地做导通 性连接,对金属以外的静电导体及亚导体则应作间接接地。 静电导体与大地问的总泄漏电阻值在通常情况下均不应大于 1x10。Q。每组专设的静电接地体的 接地电阻值一般不应大于 100 Q, 在山区等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其接地电阻值也不 应大于 1 000 Q。对于某些特殊情况,有时为了限制静电导体对地的放电电流,允许人为地将其泄漏电阻 值提高到 l×10。Q~1×10。Q,但最大不得超过 l

  ×10。Q。 局部环境的相对湿度宜增加至 80%以上。增湿可以防止静电危害的发生,但这种方法不得用在气 体爆炸危险场所 0 区。生产工艺设备应采用静电导体或静电亚导体ag真人国际,避免采用静电非导体。对于高带电的物料,宜在接近排放口前的适当位置装设静电缓和器。在某些物料中,可添加适量的防静电添加剂, 以降低其电阻率。在生产现场使用静电导体制作的

  使用小型便携式容器灌装易燃绝缘性液体时, 未用金属或导静电容器;对金属容器及金属漏斗未跨接并接地;

  在使用小型便携式容器灌装易燃绝缘性液体时,宜用 金属或导静电容器, 避免采用静电非导 体容器。对金属容器及金属漏斗应跨接并接地ag真人国际

  进入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源,如果使用 TN 型电源系 统,应为危险场所中的 TN-S 型(具有单独的中性线N 和保护线 PE),即在危险场所中,中 性线与保护线不应连在一起或合并成一根导线,从 TN-C 到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96 第2.1.5 条 GB50257-2014 第

  防爆电气设备的进线口与电缆、导线引入连接后,应 保持电缆引入装置的完整性和弹性密封圈的密封性, 并应将压紧元件用工具拧紧,且进线口应保持密封。 多余的进线口其弹性密封圈和金属垫片、封堵件等应

  高层厂房,甲、乙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建筑面积不大于 300 ㎡的独立甲、乙类单层厂房可采用耐火等级的建筑。

  化学危险品贮存区域或建筑物内输配电线路、灯具、 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都应符合安全要求。 库房内敷设的配电线路,需穿金属管或用非燃硬塑料 管保护。仓库的电气设备必须有持证电工进行安装、 检查和维修保养;库房内不准设置移动式照明灯具; 照明灯具和开关等电气设备采用隔爆型;库区的每个 库房应当在库房外单独安装电气开关箱,并做到防雨、防潮,禁止使用不合格的保险装置。

  甲、乙、丙类液体仓库应设置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 遇湿会发生燃烧爆炸的物品仓库应采取防止水浸渍

  各项操作不应使用能产生火花的工具,不应使用叉车 搬运、装卸压缩和液化的气体钢瓶,热源与火源应远 离作业现场。

  涂装前处理、喷漆、涂料配制等腐蚀、 有毒、易燃、易爆可能性大的工序, 应与其他生产工序隔开布置。调漆(含 有机溶剂)间应独立、封闭设置,与火灾、爆

  涂装作业场所采用有机溶剂清洗除油时,与相邻7 生产部门的封隔墙材料应符合 GBJ16 规定的耐火极限时间要求。

  涂漆和烘干作业处在封闭的室内,以及室内空间内保持负压,未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包括合格泄爆装置);

  当涂装作业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并使封闭喷漆空间内 保持负压,同时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系统或自动抑 爆系 统(包括合格泄爆装置),且喷漆工段防火分区占涂装车间面 积不到 20%时,厂房可按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中的丁、戊类生产厂房确定防火要求(喷漆工

  涂装前处理和涂漆、喷粉作业场所应在利用自然通风 的同时,设置有组织的局部排风ag真人国际,必要时采取全面强 制通风,以防止涂装作业过程中的有害物质产生职业 危害,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日用量超过 200KG 的调油房、自动喷漆线的供油房、等高度危险区域(1 区、11 区)未设置安全报警装置并与自动灭火装置连锁。(安装

  晾干房内使用非防爆灯具(碘钨灯、远红外灯) 烘烤涂层。(住宅区)《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安全管理通则》GB7691-2003 94d).GB7691-2011 9.4

  住宅室内涂装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施工单位选用的涂料及有关化学品,应符合保护居民健康的规 定,并应向客户提供有关安全卫生资料;严禁使用非

  喷漆区和爆炸危险区域 2 区(见 GB50058)内不应设置有引起明火、 火花的设备和外表超过喷涂涂料自

  需设置安全通风监测装置的烘干室,优先使用可燃气 体浓度报警仪,直接监测爆炸危险浓度;也可使用设 备的故障监测装置,间接地进行监测。每种情况均应

  化学危险品必须贮存在经门批准设置的专门的危险化学品仓库中,经销部门自管仓库,贮存危险 化学品及贮存数量必须经门批准。未经批准的

  电镀化学品露天存放, 未储存在专用仓库内;《电镀化学品运输、储存、使用安全规程》AQ 3019——

  《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 件 》 GB 17916-1999 7.2 GB 17916-2013 8.2作业人员应佩戴手套和相应的防毒口罩或面具,穿防 护服

  作业中不应饮食,不应用手擦嘴、脸及眼睛。每次作业完毕,应及使用肥皂(或专用洗涤剂)洗净面部、手部,用清水漱口,防护用具应及时清洗,集中存放。

  配制、贮存、涂刷溶剂涂料的地点严禁烟火,进行电焊、气焊等明火作业时,30 m 范围内进行严格清理。

  手持电动工具 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应符合 GB/T 3787 的要求以及下列各项要求; a)操作者认真阅 读产品使用说明书和安全操作规程,详细了解工具的性能和掌握正确 使用的方法。使用时,操作者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b)在湿热、雨雪等作业环境,应使用具有相应防护等级的工具; c)使用电动工具时,保持身体及周围环境干燥; d)拔出插头时,应紧握插头,不应拉拽电线而使电线松脱导致短路, e) 在易燃易爆气体环境,不应使用电动工具;

  以操作人员的操作位置所在平面为基准,凡高度在 2m 之内的所有传动带、转轴、传动链、联轴节、带轮、 齿轮、飞轮、链轮、电锯等外露危险零部件及危险部

  双手控制装置应满足GB19671 和JB3350 的要求。机械式双手操作装置应满足两个操纵件行程的特定空间要求时才能产生输出信号。

  危险区安全保护栅栏用于在压力机操作时防止人员进入危险区,其设计、制造、使用、调整应满足下列 要求:

  对剪切机刀架和压料装置的危险部位应设置防护栅栏、防护挡板、防护罩、防护网之类的 遮挡式防护装置。遮挡式防护装置的结构形式可分为:固定式、活动式、可调式和局部式等。

  反击式和锤式·存在着飞出物料及回转元件意 外飞出的重大危险。进料口应使用幕帘和安装进料溜 槽,周围采用防护装置·操纵者每班注意观察设备惯

  裸露的传动装置( 如带和带轮、链和链轮、变速齿轮等) 应设置防护装置;若操作者需伸手进入这一防护区域工作时,则可使用活动式防护装置,使用活动式

  气瓶的储存气瓶必须储存在不会遭受物理损坏或使 气瓶内储存物的温度超过 40℃的地方。气瓶必须储放在远离电梯、楼梯或过道,不会被经过或倾倒的物体碰翻或损坏的指定地点。在储存时,气瓶必须稳固以免翻倒。气瓶在储存时必须与可燃物、易燃液体隔离, 并且远离容易引燃的材料(诸如木材、纸张、包装材料、油脂等)至少 6m 以上,或用至少 1.6m 高的不可

  实施首次检验的起重机械,其产权单位应当在使用前向产权所在地的检验机构申请首次检验。实施定期检验的起重机械,其使用单位应当在起重机械检 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 1 个月向检验机构申请定期检验。吊具检查是否符合以下要求:(1)吊钩、电磁吸盘、 抓斗、横梁等吊具悬挂牢固可靠;(2)吊钩设置防脱钩装置 (司索人员无法靠近吊钩的除外),并且有效; (3)吊钩不应当焊补,铸造起重机钩口防磨保护鞍座

  机床的外形布局应确保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使用机床 时(按说明书规定的预定使用条件下),不应存在意 外翻倒、跌落或移动的危险。由于机床的形状原因不 能确保足够稳定性时,应在说明书中规定其固定措

  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 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

  员工宿舍严禁设置在厂房内。 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确需贴邻本厂房时,其耐火 等级不应低 于 2 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 的防爆墙与厂房分隔,且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办公室、休息室设置在丙类厂房内时,应采用耐 火极限不低于 2.50h 的防火隔墙和 1.00h 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并应至少设置一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如隔墙上需开始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

  当建筑功能以仓储为主或建筑难以区分主要功能时, 应按本规范有关仓库的规定确定, 但当分拣等作业区采用防火墙与存储区完全分隔时,作业区和存储区的防火要求可封闭 按本规范有关厂房和仓库的规定确定。其中,当分拣等作业区采用防火墙与存储区完全分隔 且符合下列条件时, 除自动化控制的丙类高架仓库外,储存区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和储存区部分建筑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可按本规范表

  露天存放物品应当分类、分堆、分组和分垛,并留出 必要的防火间距。堆场的总储量以及与建筑物等之间

  2. 除允许设置常开防火门的位置外,其他位置的防火 门均应采用常闭防火门。常闭防火门应在其明显位置 设置“保持防火门关闭”等提示标识。

  1.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的 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避难层(间);

  专注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知识的分享!包括:管理体系制度文件,表单模板案例,内外部审核应/迎审技巧,体系建设实际案例,ISO9001/14001/45001/IATF16949等体系审核员培养,企业体系管理培训教材PPT!